主办方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告知笔者:为让读者“触手可及”于漪的“教育家精神”,上图东馆已经随展特地制作了纸质版:即《践行教育家精神 做于漪式好老师——电子期刊荟萃(1979-2024)》,按期刊发表顺序整理,读者可在展览现场翻阅;同时,于漪相关主题文献资源、亦可扫码在线查看上图馆藏信息。而展板区则以时间为引,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将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的教书育人生涯徐徐展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1年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于漪秉持“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的崇高信念,从教一线七十余年,开设了2000节公开课,写下7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于漪鲜活的教学实践、深厚的教育思想、崇高的教育精神和丰硕的教育成果,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在抗日战争期间,在河南伊川县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英雄。却在一段时期内,深得日本军官的喜爱和重用。
但在1944年8月25日这天,他却突然给日本人摆了一场“鸿门宴”,把鬼子给一锅端了。
甚至哪怕在28年后的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还在打听此人的情况。
这个人便是郭绍绪。
1944年日军攻入进河南,而河南正是郭绍绪的老家,同样也是他上级王凌云的老家。王凌云在当时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的军长,而郭绍绪则是他的得力干将第二军的副官。
当两人得知日寇入侵进河南时,二人都十分忧心自己家人的情况,由于王凌云身负要职不便离开,便只能派遣副官郭绍绪回家探望。
回到家乡后,郭绍绪却被眼前的景象彻底激怒了,那个他土生土长的地方被日寇的铁蹄践踏的支零破碎,当年曾经对他有过恩情的乡亲们也都被日军残忍的杀害了。
对于那一刻的郭绍绪来说,他的内心充斥着复仇的火焰,在哪里都是抗日,现在的家乡更需要他。
郭绍绪坚定了内心的想法,一边向上级汇报了自己的想法,一边便向乡亲们了解现在家乡的情况。
在了解了家乡现在所处的情况后,军长王凌云直接批准了郭绍绪的请求,并且还给了他一批武器,虽说武器并不是十分的精良,但也代表了上级对于他的一份支持。
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郭绍绪慢慢地掌握了在伊川县这一带日军的情况,在这一带驻扎的是日军第139联队中的第三队,从乡亲们的口中得知这一队的负责人名叫大内义弥,此人十分的残暴,喜欢残杀无辜的百姓,但同时这一负责人也十分热衷于以华制华的方针策略。
听到此处,一个大胆的想法从郭绍绪的心中诞生了。
凭借自己的身份他可以直接向日军投诚从而打入到日军的内部,这样不仅可以内外夹击的使得成功率大大增加,还可以借助日军的储备来为自己的队伍谋划武器和粮草。
虽说这一计策风险性极大,但是在众多优势面前,郭绍绪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拼死一搏。
对于那一时期的郭绍绪来说生命早已在日军的铁蹄践踏在中国的领土上的那一刻就已经置之度外了。
因为如果身为军人的他们不能够挺身而出的驱赶入侵者,那么他们背后的百姓将永无迎接和平曙光的那一刻。
他一面准备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一面放出展现自己身份的风声。在联系了众多昔日的同胞后,郭绍绪终于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自卫队,也正是这一势力为日后的计划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而另一面的准备也有了反响,当日军知道郭绍绪回到家乡时,第一时间便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将其拉拢过来。
郭绍绪自然也不会驳了日军的面子,反而十分殷勤的孤身前往日军驻扎地面见大内义弥。
这一做法自然是赢得了大内义弥的好感,但是其投诚的可信性还是有待观察和考验的,大内义弥能够做到今天这样的地位,警觉心自然是只多不少的。
而郭绍绪自然也是深谙这一点的,在前期他就已经做好了要迎接挑战的准备,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所描绘的便是此时郭绍绪的心理状态。
没过多久,大内义弥便任命郭绍绪来担任“伊川县保安司令”的职位,与此同时还派来了日本翻译官前来为郭绍绪进行更深层次的“洗脑”和打探。
对于这位翻译官的到来郭绍绪自然是不敢怠慢,这可以迈向日军中心位置的第一步,郭绍绪十分热情地招待了前来的翻译官,这美食美酒金银自然是样样不少,这样的一番招待下来,日本翻译官对郭绍绪可谓是赞不绝口。
在回去向大内义弥进行禀报的时候更是“尽心尽力”。这也一下子提升了郭绍绪在大内义弥内心中的地位。
当然了,仅凭几句花言巧语可并不能完全让大内义弥真正的信任郭绍绪。于是大内义弥的第二轮考验转眼便来到了郭绍绪的面前。这一次的要求是必须要有实打实的军功。
大内义弥要求郭绍绪带着保安团前去围剿身处在当地的抗日游击队。作为一个将计就计的好手,郭绍绪缜密地谋划了一番,也与当地的游击队达成了共识。
这一次的围剿计划自然是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当地的游击队在围剿后直接就销声匿迹了。
这样一份军功使得大内义弥对于郭绍绪愈发的信任起来,但郭绍绪毕竟曾经是敌军,这其中的试探依旧会不间断的出现,对于郭绍绪来说每一日都像是在走钢丝,生怕一个不注意便跌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半年的时间,郭绍绪便在伊川县人尽皆知,就算背负如此骂名但他仍旧咬牙坚持。复仇的火焰在他心中从来不曾熄灭,每一次看到大内义弥都使得他更加坚定自己的意志。
忍辱负重的日子里,郭绍绪为真正属于自己的自卫队谋取了许多福利,他借着保安团的掩护暗地里为自己的自卫队输送粮草和武器。
自卫队也在他日复一日的努力下逐渐壮大起来了。很快,郭绍绪手下的自卫队便有足足600人了。
这样的数字让郭绍绪意识到报仇的时刻快要来临了。
没过多久,郭绍绪便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郭绍绪热情地邀请大内义弥前来赴宴,并且承诺要在最好的酒楼为其准备酒席,以庆祝这一段时间接连不断的胜利。
自从郭绍绪来到了保安团之后,保安团不但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接连不断的围剿胜利,这让大内义弥对于郭绍绪的防备心降至了最低。郭绍绪一时间成了大内义弥眼前的红人。
接受邀请后的大内义弥更是携带了诸多亲信前往酒楼赴约,郭绍绪更是十分恭敬地迎接着众多军官的到来。
随着八个军官的一次落座,整场宴会便直接开始了。在觥筹交错期间郭绍绪更是一个劲地恭维着前来的日本军官,将每一个人都哄得十分开心。
酒过三巡后,有的日本军官竟然毫无防备的连枪支都卸了下来。
眼看着,时机已然成熟。端菜的伙计一声吆喝,便把热菜扣在了大内义弥的头上。随后郭绍绪和伺候在一旁的伙计们直接拔枪射击。短短几分钟,八位军官全都倒在了血泊中。
在隔壁房间吃席的十几个日军随从也未能幸免,虽然逃走了几人,但整个复仇计划可谓是相当的成功。几分钟的时间,驻扎在伊川县的日军便失去一众高层。
[图片10]
《亮剑》剧照
与此同时,郭绍绪并未有任何的松懈,因为他知道失去将领的日军必然会前来围剿。于是他借力打力,给日军来了一个连环计。
郭绍绪带领着自卫队设计将日军引到了伏牛山,而这里早已被他布置好了,随着日军的步步深入,他一声令下,大批日军被射杀而死,最终日军不得不选择撤退。
在郭绍绪的步步为营下,伊川县的日军元气大伤。在复仇结束后,郭绍绪便重新回归到王凌云身边,为民族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但伊川县的抗日活动并未就此了结。在鸿门宴事件过后,当地的百姓们都知道了郭绍绪的英雄事迹,也对他愈发地敬重起来。郭绍绪的这一反抗计划也使得当地的抗日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图片11]
许多的有志之士都纷纷组建了自己的势力用来对抗日军,而郭绍绪组建的这一自卫队也在当地逐渐发展起来,更是成为了在这一地区值得畏惧的抗日武装力量。
而这样一场鸿门宴也使得日军上下极为震动,甚至将这一事件写进了《战时丛书》,这一经典案例也使得许多日军军官日后在使用以华制华这一策略时更为慎重,甚至有的人直接放弃了这一策略。可想而知郭绍绪带给了他们多大的震撼。
30年后,中日建交,田中角荣来访中国,想要亲自拜访一下郭绍绪,但是那一时期郭绍绪已经去世了。郭绍绪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民。
[图片12]
田中角荣访华
我们能从许多的历史文献中,了解到当时抗日战争的凶残和惨烈。同时,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一个个背影屹立在抗击外来入侵的第一线,也正是这一个个坚毅的背影创造了一个个的英雄事迹,一次次的击退日军的进攻。
让我们向伟大的先烈们致敬白山股票配资,正因为有他们的不断付出,才有了现如今我们的和平年代,每一位都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由衷的敬佩!
郭绍绪伊川县内义弥日军王凌云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